【考点1】土石方明挖与填筑
1.土方开挖工程宜分为表土及土质岸坡清理、软基及土质岸坡开挖2个工序,其中软基及土质岸坡开挖为主要工序。软基及土质岸坡开挖质量控制点(1)保护层(2)渗水处理(3)建基面处理(4)开挖断面尺寸及开挖面平整度。
2.石方明挖分为岩石岸坡开挖、岩石地基开挖和地质缺陷处理3种工序,其中岩石岸坡开挖、岩石地基开挖为主要工序。岩石地基开挖质量控制点(1)保护层开挖及基础面处理(2)不稳定岩体和不良地质处理(3)开挖爆破效果(4)基坑断面尺寸及开挖面平整度。
3.土料填筑分为结合面处理、卸料及铺填、土料压实、接缝处理4个工序,其中土料压实工序为主要工序。(1)碾压施工参数,逐层控制填筑料质量、压实机具的型号和规格、铺料厚度、加水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碾压振动频率、振幅等。(2)黏性土、砾质土地基土层的压实度等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无黏性土地基土层的相对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填筑面施工应分段流水作业,分层进行,卸料、平料、铺料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均衡上升。
(4)结合部位处理。分段碾压时,相邻两段交接带碾压迹应彼此搭接,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带宽度应不小于0.3~0.5m;顺碾压方向搭接带宽度应为1.0~1.5m。【考点2】混凝土工程一、普通混凝土
1.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点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632—2012),普通混凝土工程分为基础面或施工缝处理、模板安装、钢筋制作及安装、预埋件(止水、伸缩缝等)制作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含养护、脱模)、外观质量检查6个工序,其中钢筋制作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含养护、脱模)工序为主要工序。
2.基础面和施工缝处理质量控制点地基验收。混凝土建筑物的地基属于重要隐蔽工程,应由监理、设计、施工、发包人共同对地基进行联合验收。
3.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点
(1)施工拌和配合比混凝土拌和应严格遵守按照混凝土施工拌和配合比签发的提凝土配料单,不应擅自更改。
(2)铺筑砂浆。基岩面和混凝土施工缝面浇筑第1仓混凝土前,宜先铺一层2~3cm厚的水泥砂浆,铺筑均匀平整,无漏铺。
(3)平仓振捣。入仓混凝土应及时平仓振捣,不应堆积。平仓分层厚度不大于振捣棒有效长度的90%,铺设均匀,分层清楚,无骨料集中现象。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垂直插入下层5cm,有次序,间距、留振时间合理,无漏振、无超振。二、碾压混凝土
1.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点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632—2012),碾压混凝土工程可分为基础面及层面处
理、模板安装、预埋件制作及安装、混凝土浇筑、成缝、外观质量检查6个工序,其中基础面及层面处理、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为主要工序。
2.混凝土铺筑碾压质量控制点如下:(1)运输和卸料。运输机具应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检查清洗。各种运输机具在转运或卸料时,出口处混凝土自由落差均不宜大于1.5m。(2)铺筑和平仓。碾压混凝土铺筑层应以固定方向逐条带铺筑。坝体迎水面3~5m范围内,平仓方向应与坝轴线方向平行,不允许与坝轴线垂直。(3)碾压方向及碾压搭接。坝体迎水面3~5m范围内,碾压方向应平行于坝轴线方向,不允许与坝轴线垂直。碾压作业应采用搭接法,碾压条带间搭接宽度为100~200mm,端头部位搭接宽度不少于1m。(4)碾压厚度及碾压遍数。碾压厚度不宜小于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的3倍。(5)养护。施工过程中,碾压混凝土的仓面应保持湿润。正在施工和刚碾压完毕的仓面,应防止外来水流入。碾压混凝土终凝后即应开始保湿养护,养护应持续至上一层碾压混凝土开始铺筑为止。对永久暴露面,养护时间不应少于28d,台阶棱角应加强养护。